在明年的北京新高考考试策略中,高会统招方法的志愿设置采取专业优先的模式。这是新策略的一大闪光点,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。
新策略中,高会统招以“1个专业+1所学校”为1个志愿单位,每名考生可填报20个志愿,突出了考生对专业的选择。
专业优先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。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服务为宗旨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形式。高职院校设置专业时,都要充分考虑社会需要。因此,考生在填报高职招生志愿时,第一明确职业意向,优先考虑选择专业的做法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征。
专业优先有益于考生选择合适我们的专业。在以往的志愿填报方法中,考生需要先选择学校,再确定专业。不少考生在选择志愿时不看重专业,只不过依据成绩找学校,盲目选择一些所谓的热点专业,或者看其他人报某专业,自己也跟着报。这类做法对考生以后的进步都是不利的。一些考生入学后才发现不喜欢所学专业,为时已晚。实行专业优先后,考生要尽快确定所考试报名的专业,无疑会愈加重视职业倾向,降低了选择专业的盲目性。除此之外,因为高会统招的投档是直接投向学校的专业,而且是按100%比率投挡,所以录取时学校一般不再调配专业。如此,考生就不会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。
专业优先有益于高职院校加大专业建设。近年来国内高职教育进步非常快,在招生数目上已经占到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。高会统招录取实行专业优先的模式,无疑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需要。在这种模式下,高职院校要想吸引优质生源,必然要依据经济社会进步对高职人才的需要,愈加重视建设特点专业、优势专业。
专业优先的设计充分保护了考生的专业意愿,因此,考生更应该珍惜机会,从个人的兴趣、喜好、专长出发,同时考虑专业及学校对会考科目及其成绩的需要、往年录取分数、就业前景等,选择合适我们的专业。